day 119:2016-10-27

最近又因为房子好好折腾了一番,还是没有下手。之前没有下手的原因有两个:

一,还是希望在北京买房,因为有改善住房的需求,但是北京的房价即便是在最近这一波上涨之前也是超出我们的承受范围,我指的是改善住房,如果只是为了投资,还是有可能随便买一套小破二手房的。当然我们的问题是不愿卖现在的房子,要不然肯定是可能改善的。

二,写完一就忘了二了。

这次没有下手的原因也有两个,

一,新政出台,希望观望一下

二,贷款还必须我回国才能办

再说两年前我对房价的一个思考,主要基于租售比,300万的房子租金5万,而100万的现金按照最保守的理财也有5%的利息,收益也是5万。所以相对出租的收益非常低,至少有3倍的差别。如果卖了房拿到现金,就算5%的保守理财,每年也有15万的收益,而不只是5万的租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收租金并不合算。那为什么不卖房拿现金呢?还是因为房子有可能继续升值,卖了房万一房价又涨了,那就损失大了。

但如果知道房价还会继续升值,那就应该把现金投进去买房,这样才能保证收益最大化。问题是我不知道房价会不会继续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同时持有现有房产和现金,算是一种相对稳妥的策略,所谓不能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

当然,现金的收益其实跟房价也是有关联的,准确地说是跟银行利率有关系,而房价也跟银行利率有关系,银行利率越高,现金收益也越高,但房价是个什么情况就相对复杂一些了。目前我有点模糊概念的是,银行降息是有助于购房,房价是有可能涨的,反过来银行利息升高,不利于买房,可能会抑制房价的上涨。

这样简单分析一下,我最大的错误是对经济形势没有概念,对房市没有关注,对国家政策没有关注,这些都是跟自身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的东西,却以没有兴趣为理由,拒绝关注,也就拒绝了自己成长的机会,当然也就错过了资产升值的机会。

另外一个错误是比较懒,早几年即便没有足够的钱的时候,只要愿意折腾,其实也是有可能改善住房的,比如像小许那样把房抵押贷款作为首付再买房。如果说不愿意卖房是因为现在的房子地理位置比较好,还有可能成为学区房等等原因可以作为借口,没去抵押贷款纯粹就是自己不愿意背负债务的风险。这一点其实倒不是什么大错误,如果真的背债了,我也不可能换工作,估计就一辈子老老实实打工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没有背债的压力,让我的生活多了很多选择,未必就一定是不好。但其实所谓风险,只是因为我的知识储备不够,对别人来说完全不是风险。所以又回到错误一了。

这次急着买房,主要原因其实不是房价继续上涨,因为我们并没有太强烈的刚需,所以房价涨跟我们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在成都没有刚需。主要原因是怕货币贬值,因为国家印钞太多。问题是,即便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任何概念,其实国家印钞不是一天两天了,通货膨胀也一直存在,理财而不是存银行本身也是在对抗贬值,那为什么现在又急急忙忙觉得货币马上要剧烈贬值?汇率贬值跟货币贬值并不是一个概念,虽然二者之间有关联,但具体怎么关联,其实我还是不懂,知识储备不够。

老老实实多看看书,多研究一下,把这些问题搞懂,就可以把所谓的风险降到最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