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1)(资料)校园足球
day 21: 2016-07-22
校园足球
一直以来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青年球员踢球不聪明,视野狭窄,思路不清,喜欢拼身体,拼蛮力,为什么年轻球员越小越灵,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闷,越来越笨?前段时间在郝海东的一次直播里,一个球迷问了他这问题,郝海东说我们年轻球员从小就被圈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长大,脱离社会,脱离家庭,脱离文化教育,脱离父母,再聪明,再有灵气的孩子在这环境下,慢慢都会磨灭(性格),退化(脑力)甚至人格都难健全。这种环境出来的小球员,肯定是越踢越笨。反观日本,韩国足球校园出来的,明显聪明,灵气,有朝气,在正常的环境长大形成的健全的人格,活力,保持并且发展着大脑的聪明,灵气。这是校园足球出来和圈养着的最大差别。
其实最近几年随着校园足球初步的推广,有一些校园足球的孩子在13 14 15 16岁时就被选人职业梯队,大家就可以观察到本国的两个环境下成长出来的球员的区别了,如98国青的段刘愚,踢球明显比那届国青的其他队员清楚,思路广,踢球合理,有灵气,如他的队友张源书在这届U19,2月举办的东盟杯里表现出的踢球有想法,有灵气,不是瞎踢(就是体力不好)。这两个都是深圳某中学踢校园足球出来的。最近5月份U17选拔队里有个01出生的在南京踢校园足球出来的陶强龙跳级入选U17,表现的最好,踢球同样是那支队伍最聪明,最合理,有灵气的。看过他比赛的都应该能感觉到。只有校园足球,体教结合才能发展出各方面品质都优良的青少年足球。
足球人口
我一直支持一个说法,就是一个国家足球的水平怎么样,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这国家有多少人踢球,多少足球人口。王健林在一次采访说到,80 90年龄中国足球注册足球人口有50 60W的样子,所以那时候,我们能出郝海东,高峰,这样的短跑型的球员,又能出小王涛那样的身强体壮的高中锋。能出各种类型水平不错的球员,到后来足球人口越来越少,足球水平就越来越差,当什么时候中国足球人口上去了,中国足球就上去了。西班牙有70W足球人口,德国有1000W足球人口,巴西又1000W足球人口,韩国有17W足球人口。日本有80W足球人口,注意这些是足球人口,不是青训足球人口。而中国足球今年来踢球的小孩子越来越少,是中国足球发展不上去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校园足球的开展
根据2014年足球学校统计,我国已经初步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达到5000所,注册校园足球球员20W,那时候还算少,一所小学正常学生应该有1000人,一所小学一般会组建3支小 中 大三支校队。也就是说正常的1000人的小学就应该有100人的足球人口。那么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5000所小学的足球人口是50W。随着校园足球各种政策,规划,战略的出台,2014后发展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到今年应该有8000所了,目标到2020是2W所,2025是5W所,足球青训人口达到500W。这些都不是说着玩的,现在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甚至是中国体育发展重中之重。国务院,发改委,体育总局,教委正在实打实的做事实。青少年足球氛围越来越火爆。为什么我敢这样说,因为我有孩子,正在参与这次风风火火的足球运动。引用虎扑里另外个家长说的话 引用54楼 柯peak@hupu 发表的:
什么时候中国的校园足球联赛向小学生,中学生的奥数比赛一样频繁,组织严密,选拔机制完善。那就真的可以腾飞了。
你说的这点,估计也就2-3年就会实现了。。 我所在的地区,以小学为例:
如果现在5-6年级组现在有100个队系统训练,然后参加各级比赛;那么1-2年级组这个基数至少会乘以5;
现在踢U12比赛的小学生,很多是3年级才开始系统训练的; 而新增加的学校都是只设1,2年级或者123年级的校队 (因为现在才抓3-4年级意义不大了—这个显然也是符合规律的)
我所居住的地方方圆2KM内,开始针对3-5岁的足球启蒙班和兴趣班已经不下5个 —-所以生于2012年后的小孩基本不会存在技术不好,接触足球太晚的问题了。
而学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力,我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为什么。。 我稍微有点不解的是你小孩现在因为低年级没有进校队,而我们这里的情况正好是反的:如果你已经3-4年级了可能学校真心没有校队;但是1-2年级如果在外面的青训机构接受了1-2年的训练,可以肯定一定在校队。
管中窥豹,相信这种现象存在于几乎所有足球重点城市; 20年后,生于2008年以后的小孩估计没有任何一个职业球员是9岁才开始专业训练的了。。。 (但在现在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我的感受大致和他一样。
按作者分析,一所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的正式校队大概就有100人,5000所学校对应50万人。而校园足球的目标是50000所学校,对应500万人。
关于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
为什么我说05后肯定能重返亚洲一流。下面说几个原因。我看过一篇报道,2013年,韩国U12全国比赛在韩国庆州举行,全国460多支球队参加,也就是说韩国一个年龄段的基数就是这些。而中国足球在2015年的数据是有5000所校园足球。而以一个小球员最晚学球是什么年龄?9岁 10岁,中田英寿9岁开始学球,郝海东10岁开始学球,而05后的9岁 10岁,正是校园足球初步发展到一定规模5000所学校的时候。05后正式校园足球发展出来的第一批强有力的力量。我们5000所VS韩国400多所,1比10的优势,除去校园足球刚开始的水分,各种不完善,水平不高,等1比10的优势下,最少我们10个里选一个打韩国也是不会太吃亏的。何况随着2015后校园足球的发展越来越正规,青少年足球教学越来越进步(更多的先进理念,外教,统筹规划)等05 06后首次组成的国少队水平肯定不差。说点我小孩子学足球的情况,学校教练请的是踢过专业足球的,教案是区足协请的阿贾克斯教练编写的,并且定期现场指导,和视频指导,和培训20多个校园足球教练。现在很多有条件的校园足球都这样搞了,水平只有越来越高的,更别说各种校园培训,什么巴西的,西班牙的,德国的,日本,韩国的青少年教练都来了。所以我坚定的认为05后的青少年足球肯定能重返亚洲一流,05后是可以开始和韩国,日本,澳洲,伊朗抗衡的。但是只能是抗衡。随着校园足球大力发展,青训人口成倍数增加,2020青训人口达到200W时候,亚洲青少年足球不称霸才怪。也时就是10后。现在做的就是耐心点,足球发展已经成了大势所趋。最快5 6年久能看到U16 U17第一代校园足球的受益者。10年后才能看到在成年足球发展的效果。过程还是漫长的,10年后重返亚洲一流,目前已经成为注定的事情,不可逆转。
05后不光是校园足球,而且将有更多职业足球队建立梯队,更多的地方足协(甚至甘肃,内蒙,山西,青海,西藏等等以前的足球沙漠,目前得到的消息都将组将梯队),更多的足校,如张玉宁的弟弟就在杭州本菲卡搞得一个项目里踢球,目前好像12岁。各种足校,国外的,国内的,请的巴西的,西班牙,荷兰教练来搞足校。我估计2005后就是各职业梯队,地方足协,各种社会民间足协,团体的职业化,半职业化将达到100多支。将多余我们现在的一个年龄段最多40支的好几倍。这也是05后崛起的原因。
对比日韩
日本一个年龄段的基数大概是5W人,根据2010统计日本U12已下人数是29W。
韩国一个年龄段基数是1W人。
而2014全国校园足球又5000所,2015年已经有8600所。
8600所里,最少有6000算是小学,小学一个年龄段一支球队大概20多人,那么我们05 06后的一个年龄段基数最少10W到12W多,除去3成滥竽充数的,除去3成水平不高的,除去3成比赛不系统的,我们剩下1成的选拔数就可以和韩国抗衡,和韩国水平相当,当我们和韩国水平相当时,我们和日本的差距就也不算太大。
内蒙古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
2014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足球改革发展试点省区。 据介绍,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累计下达足球专项基金14.25亿(国家投资校园足球的力度多大,我知道北京今年海淀区光是校园足球就投入资金2亿),新增足球场地355块,积极开展校园足球,设立“4+1”(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幼儿园趣味活动)联赛。为全区61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校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举办校园足球四级联赛8312场次。
内蒙的模式是已大学带动中学,中学带动小学,打通校园足球的关节。 打通校园足球的关节打是最重要的。
现在内蒙校园足球分三个大区,东区 中区,和西区,每个大区由一个大学带头,一个大学带10多支中学,一支中学带10多支小学,这样金字塔的模式。10多支小学里选拔小球员进入一支足球重点学校,10多支重点足球学校里,又选拔出球员进入大学自主招生。这样就打通了关节,让孩子小学踢足球有爱好,让中学孩子踢球有动力。我相信以后什么加分啊,特招什么政策来了后,校园足球发展会更加受欢迎。
2014内蒙古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首个足球改革试点省区以来,内蒙古开始探索成立由高校牵头,多所高中、初中、小学共同组成的校园足球联盟,逐步形成以高校为龙头的大中小学“一条龙”足球梯队建设和运行机制,以点带面推进校园足球普及。2015年,由内蒙古科技大学牵头的西部足球联盟、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牵头的中部足球联盟相继成立。新成立的东部足球联盟,由内蒙古民族大学牵头。
国务院2014的文件里说了,要扶持200多所高校,发展足球,资金,政策。我自己设想,按照内蒙模式,200所高校带3000所中学,3000所中学带4.5W小学,估计以后就是这样的金字塔模式了。200所高校,有高校联赛,分很多大区,先踢大区联赛,然后总决赛,现在这模式已经有了,并且每个赛季都在电视转播,网络直播。我想到2025前后,大学足球联赛水平会非常高。大学出来的球员可以学NBA选秀。3000所高中也可以已自己所带的本大学为中心点,发展大区联赛,到暑假结合每个大区的前几名,在昆明,或者贵州天气凉快的地方,打一次上百支队伍赛会制比赛决出冠军。小学就搞已它哪所中学为中心的10多所小学打打联赛就可以了。其实我说这么多,基本都是瞎操心,我一个人能想到的,别人那么多部门,机构,肯定能想到。
另一条关于内蒙足球
内蒙古以前是足球沙漠吧,前年内蒙古被选为足球特区,举办了2年校园足球后,就在这个月开始选拔各盟120个小孩子送去恒大委培学校1年,这120个校园足球的孩子说不定就有几个出色的小球员,没有校园足球,哪里来的这120名从上百所小学选出来的球员。
海南校园足球的规划
国家的规划书里计划是扶持200多所高校建立足球队,扶持就是拨款,给政策等等。 已大学开始带动中学小学。路就通畅了。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是说海南的校园足球,同样和内蒙模式一样,采集已大学龙头带动起来,2017年要5所海南大学带动20所高中,40所初中 80所小学,这是初步的。并且制定校园足球运动员的升学机制。所以我们想到的,别人早就想到了,以后踢校园足球路广的很,踢得好就是直招。可能还有其他加分机制。总之来说就可以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踢得好,可以上大学。这也是校园足球以后火爆的原因。
全国总共43万中小学,5万所就是十分之一
可能有些球迷说,你把校园足球说的那么牛逼,开展的那么广,为什么我周边没有气氛,感受不到呢?
那是因为校园足球还没有发展到你那个地方,要知道我国一共有43W所中小学,到2015次发展到5000所,也就是说才是全国的百分之1,100所学校才会有一所,所以很多地方会看不到,没有效果。到2025年发展5W所也才百分之10,10所里才有1所而已。所以别说,为什么我们县城,我们区这么一点都看不到,因为你们县,你们区还没有规划到,也许以后会发展到,也许永远也不会发展到。现在才是百分之1到2的普及率嘛。
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的接轨
我想未来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选拔球员会发三次,一次12岁后,选拔一批进入俱乐部,个足协梯队,第二次是18岁,中学进入大学足球前,选拔一批进入职业梯队,第三次,大学联赛毕业季,21岁,直接选拔进入职业球队。
(柯peak@hupu)漏了个年龄15岁,初中升高中的年龄,这个年龄应该是业余球员和专业球员最大的分水岭
校园足球的课程
目前在全国范围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校园足球工作,其目的依然是“吸引”为主。前中国国家队主帅、冬令营专家组组长朱广沪向记者介绍说:“现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吸引更多孩子进入足球场地,让他们在足球场上感到快乐、高兴,还有让他们能锻炼身体。”为此,教育部和足协除了极力办好校内联赛、四级联赛、夏令营、冬令营以后,在其他工作上也开拓思维。例如在恒大足球学校,中国教育电视台全程跟踪拍摄冬令营,并且会在未来以专题和真人秀的方式推出校园足球电视节目。
一个更庞大的计划同样也在进行当中,王登峰透露,在恒大足校进行的校园工作会议,将对校园足球的教学指南和等级标准进一步讨论后并在今年开始试行。“学校每周都有足球课,整个学期有400节课。学校的老师如何去做?训练、恢复,我们都能够提供参照。我们通过一线的教师以及专家一起设计这些课程进行试行,并且全部400节课都会拍成视频,给全国的校园免费发放。”王登峰说,“我们在今年还计划拍摄一套365集的校园足球技术视频,每集3分钟,结合技术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世界杯等大赛出现运用的场景,给孩子们最直观的学习。这365集的视频会在电视台播出,并且放在网络上给孩子们观看。我们的一个设想是,这365集视频,平均每个省拍12集,每个省选择两个城市,每个城市选择两个学校。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都包括在里面。在每个学校拍摄视频的时候,同时请专家、运动员到学校上示范课,媒体也跟踪拍摄整个过程,对每个城市的校园足球进行深入的采访,让大家看到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我们计划用4到8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名字就叫校园足球新长征。”
关于成都青训
从另一个方面告诉大家一个微观的现象和事实其实就明白为什么未来前景看好和过去为啥青训那么差了:
成都只是国内二线的足球重点城市,目前甚至没有前两级的职业球队 —-但是很多小学一年级的班队已经开始长期在外面请青少年俱乐部进行定期的训练(这些学生就是最晚7岁开始接受训练),甚至有家长在挑剔班队训练用猎豹俱乐部是否足够好 (猎豹是前国脚姚夏退役搞的青训俱乐部,教练全部是以前甲B的职业退役球员—主要是成都谢菲尔德联队的退役球员)。
据我了解,成都稍微好点的小学 (包括综合条件好的重点学校和足球传统小学两类)一个学校至少都有20个班队长期请退役的职业球员来带队训练和打比赛 —- 注意,这只是目前的班队而已;而教练的配置已经和20年前的专业队体校或者专门的足球传统小学的校队大体相同了。。。
05年以后的小学毕业生(大约12岁),接受过5年以上的足球训练的足球人口至少是93-01年阶段球员的十倍以上 ;更不用说足球特长生政策这两年兴起后对初中的梯队球员坚持走特长路线的吸引力和青训教练总体水平的不断提升—–水平在目前的U15-U23基础上提升两个档次基本上是必然的。
外教
现在成都足协也请了青训外教,现在国内青训外教应该有500个外教
2016-07-27 最新的补充
(liouyi@hupu)另外多说一句,今年又有5000学校加入到校园足球,全国校园足球已经达到13000家。这种事情数量越多越好,抛弃10分9的泡沫,还有1300家可以选材也算不错了。我估计到明年,按现在的发展程度2W所校园足球学校2017就可以完成了。
2016-08-03 新疆的校园足球
新疆有5100多所中小学,有校园足球队的学校达1000多所,队员有1万多人,参加足球活动的学生有10万多人。
新疆才5100所中小学,全国总共是43万,才百分之一。
我们新疆在小学阶段已经不缺乏好的教练,但是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缺乏优秀的精英教练,甚至都是空白,我们要想在中国足球站稳脚,就必须学习欧洲先进的足球理念。对于新疆青少年足球来说,现在需要的是最好的教练,让最好的教练教孩子踢球,踢好球。
2016-08-03 另外一则新闻,靠踢球上了清华:一本线降20分
他身高1.86米,加上白净的脸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帅小伙儿”;他酷爱足球,在绿茵场上司职前锋,自诩“和肖智类似,是个‘抢点型锋线杀手’”;他叫马韫祎,这位19岁的郑州小伙儿,在今年高招中“单刀赴会”成功挑战清华,成为我省首位依靠足球特长考入清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的学子。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随着近年来“校园足球”的不断发展,郑州校园中“足球小将”的人数较十余年前已“翻了几番”。
在记者前来采访时,马韫祎并没有在家,这位刚刚成为“清华人”几天的19岁小伙儿目前正在北京,代表学校参加首届世界名校足球赛,与来自剑桥、牛津等7支国际知名高校的选手同场竞技。
具体招生情况
在清华大学组织的足球专业校考中,马韫祎凭借优异的综合成绩征服了所有教练,让清华这所百年名校为他抛出了“一本线降20分”的橄榄枝。几个月后,凭借高考511分的总成绩,这名19岁的“足球小将”最终圆梦清华。
记者从清华大学今年负责在豫招生的相关负责人处求证获悉,从恢复高考以来,马韫祎是清华从河南招收的首位足球特长运动员。与此同时,在今年清华面向全国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中,马韫祎是河南的“独苗儿”。
清华的要求:足球踢得好助你上清华
清华大学2016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男足专项测试内容包括:(颠球、绕杆射门、40米距离踢准、30米乘4折返跑)和教学比赛(实战中的表现);守门员专项测试内容包括:基本技术(正面接地滚球、半高球、高球;侧面接地滚球、半高球、高球)和教学比赛(实战中的表现)。
在通过了专项测试之后,当考生的高考文化分数达到当地同类科目第一批次最低控制线下20分时予以录取。
2015年清华才重新开始招足球特长生,所以说这帮孩子也是赶上好时候了
据记者了解,马韫祎此次能够圆梦清华,是源于清华大学于2015年起恢复了已停招多年的足球特长生。针对足球特长生的恢复招生,清华大学体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一是基于国家对校园足球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二来是为了提升清华体育的整体水平。
马韫祎的教练的看法
“足球绝非使‘蛮劲儿’,而要靠脑子。对战术、队形、击球点的理解都会让孩子们对于几何、物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所领悟。”在这名拥有着20多年执教生涯的足球教练看来,练足球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踢足球的孩子往往都比较聪明。”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孩子身体素质的重视,尤其是“校园足球”项目的推广,开始踢球的孩子已越来越多。十几年前,他所在学校踢球的孩子大约只有五六十人,而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了200人。
关键在于:从事足球的学生“升学”有了更多保障
我们常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针对想接受系统足球训练的孩子,戴金海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他告诉记者,接受足球系统训练的最佳年纪在6-8岁,这一阶段重要培养孩子对于足球的兴趣;8-10岁是强化技术训练,打牢基础的阶段;而10-12岁,就到了通过一些小型比赛,来不断增强孩子“球感”的阶段。在初中阶段,对于系统训练的学生而言要加入更多的“对抗”训练和体能储备;而到了高中阶段后,选手的技术已基本定型,此时就要通过不断比赛来培养他们的战术素养,强化整体配合意识。
戴金海介绍说,如今以足球为特色的学校在郑州越来越多。在小学阶段,中原区特色实验学校、中原区郑上路小学、二七区春晖小学、经开区实验小学以及金水区文化路一小都是在足球方面颇具实力的学校。初中阶段,郑州二中、73中、省实验中学、九中等学校的校队均具有很强的实力。高中阶段,省实验中学和九中在郑州学生足球队伍中扮演着“两巨头”的角色。
另外,戴金海还介绍说,随着近几年“校园足球”项目的不断推广,目前在我国体系完备的足球“四级联赛”(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已经建立。这就意味着从事足球专业的学生在“升学”问题上有了更多的保障。近年来,除去各体育专业类高校之外,各综合大学也逐渐开始招收足球特长生,在这其中,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国内一流高校中,都有来自河南足球特长生的身影。
2016-08-03 上海的情况:上海校园足球注册运动员已超万人
201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校园足球联盟,申城校园足球人口快速增长,在该联盟注册的校园足球运动员从开始的900多人增至万余人。
2009年的数据,上海中小学在校人数总数大概130万
全市共有小学640所,共有小学生53.50万人,共有中学807所(含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学生46.20万人,普通高中就读学生30.82万人。
2011年的数据
2011年,上海拥有754所中学,764所小学
开始重视脑子了,校园足球的意义之一
中国足球队员的身体条件在亚洲是数一数二,体能完全没有问题,但为什么我们的足球水平就是上不去?前不久,前来参加上海校园足球邀请赛高峰论坛的前中国国青队主教练埃克哈德·克劳琛直言:目前中国足球最缺的是“足球智慧”,对于足球的认知和意识,并不是闷头训练就能一蹴而就的。
创造中国足球的未来,为什么一定要扎根校园?朱广沪认为,能够踢好球的孩子,头脑一般而言都不会差,所以抓好文化学习,是培养未来有素质有潜质球员的必要条件。只有校园才能培养“有智慧的球员”,同时又拥有培育专业足球的土壤。
“让读书的人去运动,让运动的人去读书”。2012年,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成立,教育和体育两家携手,为的就是在校园里培养有智慧、会踢球的球员。
上海的四级体系
“如果学校和学校之间有一个全年的主客场的竞赛体系,孩子们从小就在完整的竞赛体系锻炼下面比赛,可以为他以后成为职业球员打好基础。”朱广沪说。目前,经过多年发展,上海校园足球已确立了“四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纵”(暑期学生足球赛、校际联赛、区际杯赛、国际邀请赛)的立体化竞赛体系。2015年,全市组织校际联赛5250场。
教育部的看法,说实话还是很有战略高度的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发展校园足球的目标是培养出一大批会踢足球的科学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等人才,也可以涌现出一大批有着很高文化素养的优秀足球运动员。
对精英营时间的控制
在精英训练营,“读书好、品德佳”是选材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闵行、普陀等分营,都出现过因为文化考试不合格,而被精英训练营“劝退“的情况。
为了让孩子未来有更多的选择,也为了培养有智慧的足球精英,上海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有着严格的文化学习制度:除了比赛,11岁以下营员,每周训练不得超过6小时,15岁以下营员每周训练不得超过8小时,17岁以下营员每周训练不得超过10小时。每周六下午为固定集中训练和比赛日,每周日下午为文化学习日。区县训练营办公室设立文化生活督导员,负责追踪营员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为他们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精英训练营的推广,得到了绝大多数专家的认同。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技术总监吴金贵认为,中国足球的青训,不适合过早的专业化。他说,青少年足球培养,一定要警惕过早“圈养”,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这样对一个职业球员未来的发展,弊远远大于利。
精英训练营文化和训练兼顾的模式,也得到了欧洲著名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可可维奇的认可。他认为,在面向培养“校园足球明星球员”的目标下,并不需要以往专业化训练的“达标训练时间”,因为太过高强度的训练,反而会提前透支球员的潜力,缩短应有的运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