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7)(资料)日本青训经验
day 17:2016-07-17
日本青训经验
日本足球专家,《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的作者应虹霞
应虹霞,《体坛周报》记者,浙江宁波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军外1988级理科状元,1992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优胜奖暨首届“牧博奖学金”特等奖获得者。2003年进入体坛传媒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起关注日本足球,自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开始,多次采访并参与报道亚洲级足球赛事、世界杯及奥运会。曾专访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日本国家队主教练济科、日本著名球星本田圭佑及日本奥委会高层,并多次登上日本报纸、杂志及电视台。对日本足球及日本文化有深入研究,被日本媒体誉为“日本足球通”、“精通日本足球的中国记者第一人”。
日本足球的理念
而日本从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很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身体素质可以不如欧美,甚至可以不如中国,但每个人种都有自己的打法,只要你能将这种打法打磨到极致。比如在场上,他们会用拼命的跑动,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比如他们笃信,短传渗透可以弥补某个环节的或缺。比如他们比较强调练就一身绝活的匠人精神。而技术流代表西班牙的崛起,更是给了他们很强的自信。
我要说的东西,在我那本《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我的这本书从日本足球运动的发端讲起,将日本校园足球、社会足球、职业足球的发展轨迹梳理出来,讲述了足球运动如何在日本社会扎根,并最终结出J联赛这一硕果,将日本足球人的理念和奋斗历程完整地展现。包括青训如何搞,足球在整个社会的地位,什么是真正的足协,真正的职业联盟等,我都有深入的论述。
观点:日本的校园足球是非职业化时代的产物,不代表先进的方向
日本则是两条腿走路,两条通道:一条是高中初中,校园足球青训体系,一条是俱乐部的青训体系。而且这两个青训体系是互相打通的,可以先走校园再走俱乐部,也可以先走俱乐部的青训梯队,再走高中校园,最后殊途同归。队员如果年满18岁以上,满足条件就可以签入职业俱乐部,这两个通道可以说相得益彰,互相弥补。而我们,则不只是一条腿走路,还把本该由职业俱乐部的青训,引领时代方向的西瓜给扔了,我们捡的是芝麻。因为所谓的日本校园足球,实际上是非职业化时代的产物,但是却在中国把他当前进的方向,进行借鉴模仿,这个方向是不对的。
日本当年大规模留学的情况
慢慢成长@hupu的评价
日本大量留学巴西,基本都没出成绩。曾经去1000人,最后打上职业比赛的不到5个。只有中介经纪人赚了钱。说是在巴西就是放羊,巴西的环境也不好,很多都染上性病,还有吸河蟹的。等于去那里放纵去了。
WSTFL@hupu
日本已经证明过了,日本足球一开始也是数千子弟兵出国学习,但是最后还是靠本国青训培养出来的球员。
关于青训日本足协已经给予中国足球足够多的建议。“我们已经倾囊相授,你们不如把考察的钱省下来发展青训。”人家已经把话说到这种地步。随便说两条吧,比如,青训教练员不是找个名宿就可以的。举一个经典例子,有个日本退役国脚(可能是相马直树)想去一所日本小学任教,结果被拒了,原因就是没有国际足联颁发的青训证书。有人估计过,日本有2万到2万5千名拥有证书的青训教练;再比如,日本足协说过,不要放弃任何一批青少年球员,而天朝的习惯是非奥运的就放养,昨天也有网友说02级之前的就随便看看,其实都是不对的,每一名球员都应该得到良好的培养。你放弃了,他们就毁了,毁了还不如赶紧让他们转行,将来还能谋个好出路
关于日本自费留洋
(以前听说日本有几十万这样在国外踢球的小孩)没有几十万,日本从八十年代开始设计和铺路,因为本国青训体系尚未建立,所以每年有千余人自费前往巴西留学,自九十年代J联赛建立以后,逐渐减少,总计万余人的规模是有的。
外队交流专访东京FC青训部部长:日本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值得中国借鉴
发布日期: 2016-04-05
您好,福井先生,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些这次来到恒大足球学校参赛的东京FC(U15)队伍?他们平时怎么训练?训练频率是多少?
福井:一般情况下星期一和星期四不训练,其余时间每天都训练,周六或周日会安排比赛,一次练习大概两个小时,训练也一般安排在孩子们的休息时间,比如从下午四点开始到六点结束,或者七点开始,九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