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关于每天写作三千字的计划
day 1: Saturday, July 2, 2016 (补昨天)
关于每天写作三千字的计划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每天都坚持写作,先不求质量,甚至一开始也不求字数,关键是养成习惯。我的期望是,这件事作为每天的首要任务,先完成写作之后,再去干别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能够坚持下去,否则事一多,或者稍微一放懒,就无法完成。
很喜欢李笑来文章里的一个句式,老子就喜欢xx,老子就天天xx,老子衣食无忧。对我来说,这个xx不可能是科研,即便有前途,但自己未必就多喜欢,现在正好趁低温电镜的机会彻底放弃好了,世界这么大,非要把自己局限在那么狭小的一个领域干什么。虽然又会有关于深度和积累的遗憾,但是现在这样不死不活的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xx也不太可能是足球,虽然第一条非常满足,但是第三条很有难度,即便是教练工作,我的年龄都有些大了。对于我来说,其实xx是踢球而不是足球,因为我对看球并不是非常热衷,所以还不能笼统地说老子就喜欢足球,只能说老子就喜欢踢球,而靠天天踢球衣食无忧,只能是职业足球道路,这个梦想其实从我一开始接触足球的时候,就知道完全不可能了。
算来算去,这个xx只能是写作了,算起来写作也算是我坚持得很久很久的事了,从初中开始写小说,高中试着写诗,大学也写过一点点小说,更多的是日记,研究生之后在BBS写文章,写blog,也算是一种坚持。同时,这也其实是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一个梦想,记得初中时的两个梦想就是足球运动员或者作家,一个梦想一开始就不现实,而另一个,则在一个网络时代,使得其可能性变得异常丰富。
之前对写作的认识是,要想有output,必须有足够的input,甚至有人提出这个比例关系是100~150倍,现在最新的认识是,写作本质上是思考的延伸,有思考才能写作,但很多时候因为写作能够帮助理清思维,有助于更好的思考,也就会更好的写作,二者又有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我期望每天都写,写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实也就逼着自己更深入地思考一些东西,这样也就需要更多的input,对读书也是一种促进。
在哪里写也没有确定下来,如果在github上写,必须建立一个新的repo,或者学会用标签分类,不想跟现在的读书blog混到一起,感觉会很乱。在EN里写的一个问题是找不到status bar,没法统计字数,总不能复制粘贴到word里就为了统计字数吧。
现在的文字总的来说,还是很乱,缺乏严谨的结构,尤其是非虚构类文字,这也是因为思考缺乏系统吧,所以锻炼写作其实就是在锻炼思考。因此写作跟其他的事完全不冲突,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可以用文字来表述,这也是文化传承里最重要的一环。或者说,写作本身是一件事,但其实又不能脱离其他事而独立存在,即便是完全虚构类的文字,也必须来源于生活。
这第一篇文字,算是帮我把对写作的看法整理了一下,大部分的想法都还是来自于别人,不过没关系,随着自己的坚持,总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的文字,他的思考,也都会独一无二,至于是不是有价值,或者是不是对于别人也有价值,对于多少人有价值,则是一个需要努力,或者说deliberate practice的过程。
关于坚持,再多说两句,虽然也会让这篇文字彻底乱七八糟。其实现在看到很多人,比如是张佳玮,还是scaletalk那个公众号,他们的文字的价值本身不算高,尤其是后者,罗里啰嗦翻来覆去说一些重复的东西,但在我看来,这些人厉害之处在于坚持,现在的文字虽然还不够好,但是坚持下来总有一天他们会化羽成蝶,让自己步入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李笑来那样。前提是他们也只是把现阶段的写作当做一个磨练的过程的话。
2016-07-02 12:02
EN里虽然找到了字数统计,但只能统计总的字数,感觉不是很方便,还是放到github里吧,每天一篇文章,看着列表应该还是会很有成就感的。
慢慢学习一下css,这样能够分成不同的categories,看起来会好多了。简单一点可以建一个新的repo,使用同样的css即可。
2016-07-12 07:58:37
修改规则,允许用查询资料来代替。我在《思考的习惯》一文里已经说了,写作需要思考,思考需要事实,所以有时候要花费很多功夫去查询事实,这个过程是写作的一部分。当然不能只查不写,查询事实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更好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