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东乱局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下午2:29
最近因为欧洲难民潮,朋友圈里很多关于中东的话题。同情的占少数,多数是持有讥讽态度。这个很容易理解,一年以前我基本上也是持有同样态度的,但对于真正背后的东西其实是一无所知,也是因为来了沙特以后才开始慢慢关注宗教,关注国际政治,当然这两个话题实在太大了,远远不是我能搞懂的并且说清楚的,只能简单地讲讲自己这一年多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很浅的了解。
1) 为什么中东这么乱?
有其自身宗教和种族的原因,但为什么其他的穆斯林国家没有这么乱?所以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有人希望中东乱。最近几年中国领导人一直在致力于把人民币变成国际货币,希望对外贸易能够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摆脱美元的控制。美元为什么这么强势?根本原因是因为全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石油,是用美元交易的。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最大的好处,不用说也知道,中国政府缺钱了打开人民币印钞机,全国人民都得来背负印钞导致的通货膨胀,而美国政府缺钱了打开美元印钞机,全世界人民都得来背负其导致的通货膨胀!这样的好事谁不想?明明中东是主要产油地区,为什么非要用美元交易?为什么不用沙特或者其他中东国家的货币来交易?原因很简单,因为中东政局不稳定,谁也不知道沙特或者其他国家哪天就挂了……
2) 美国是怎样把中东搞这么乱的?
以色列就不说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军已经把以色列逼得弹尽粮绝快要投降的地步了,美国大规模空投武器支援以色列,最后以色列反败为胜。因此时任沙特国王的费萨尔(King Faisal,沙特第三任国王)一怒之下开始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导致第一次石油危机。(来源参见wikipedia:第一次石油危机从1973年延续至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三美元涨到接近12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影响: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整体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此外也对处于越南战争中的南越造成燃料短缺,加剧了其对北越作战时在经济及军事上的劣势。)
除了以色列,美国牢牢地抓住了中东这些地域大国的命门,从而实现自己对中东的控制。沙特是阿拉伯世界当之无愧的老大,手握伊斯兰教两大发源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加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本来是可以号令中东的,沙特的命门是国王……作为目前全世界少有的几个真正王权国家,国王独裁在当今世界显然是逆潮流而行的,以美国这么喜欢输出普世价值的国家,要在沙特搞一场阿拉伯之春或者茉莉花革命轻而易举,但是美国不但没有让沙特民主化,而且成了沙特的保护伞。沙特听话了,另外一个中东说得上话的大国是什叶派伊朗,伊朗之前也几乎是跟沙特同样的问题,亲美的巴列维国王当政,但1978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把国王推翻了,卡特总统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没能挽救巴列维政权。随后成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彻底反美,美国就让沙特出来跟伊朗干,其实不需要美国出面,伊朗革命成功后明确地号召波斯湾地区推翻君主政体,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使由逊尼派主导的阿拉伯邻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及其他波斯湾阿拉伯国家响起了警号。最后沙特出钱,伊拉克出人,打起了两伊战争,打了八年没打出什么结果来,就休战了。但是萨达姆拿着沙特的钱,建立了一只庞大的军队(总兵力包括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部队),号称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顺手就把科威特给灭了,然后大军集结在沙特边境,吓得法赫德国王赶紧出钱找美国人过来摆平了伊拉克,我以前一直以为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是为了拯救科威特,现在才知道整个海湾战争的军费全是沙特出的,等于沙特出钱请美国人过来把沙特出钱建立的伊拉克军队给灭了,这才叫钱多烧的……
然后再说说伊拉克,伊拉克是什叶派人口占多数,但是当政的萨达姆却是逊尼派。要想明白中东的问题,就不得不提这两大派别之间的仇恨,这特么要追溯到公元600多年的时候,先知穆罕默德死后,不同的派系通过选举先后选出了Abu Bakr,Umar和Uthman成为了前三任哈里发,第四任才轮到默罕默德的嫡系死忠代表,堂弟兼女婿Ali,结果没多久Ali又被其他派刺杀了。所以支持Ali的这一派不承认其他三位哈里发,只承认Ali是合法的默罕默德继承人,这就是什叶派;而其他派则认为前三任哈里发也是选出来的,都是合法继承人,这就是逊尼派。因为Ali被逊尼派刺杀,两派从此接下深仇大恨,从公元600多年一直干到公元2100多年……
这也是逊尼派的萨达姆为什么要去打伊朗的原因,结果伊拉克战争干掉了萨达姆,美国中伊拉克推行民主选举,自然是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上台了,之后伊拉克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原先萨达姆手下的逊尼派军官大部分得不到重用,甚至关押起来坐牢了;二是什叶派政府开始亲近伊朗,因为伊朗是全世界最大的什叶派国家。于是美国和沙特都不爽了,出钱出人,搞出了ISIS,ISIS是极端逊尼派,主要目的是干什叶派……叙利亚的情况正好相反,逊尼派人数占多数,但阿萨德总统是什叶派,所以美国也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去干阿萨德。ISIS兴起于叙利亚,但很快就发展到伊拉克,尤其是伊拉克原先被关押起来的萨达姆手下的逊尼派军官,日后成为ISIS的军事主力,为啥ISIS这么有战斗力,虽然比不过美军,但好歹也是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主力军官……
发张截图,美国支持ISIS可不是我说的,还有视频为证……
所以现在就很清楚为什么美国基本对ISIS就打打嘴炮,为啥沙特重兵去对付南边的也门反对派,也不管ISIS在北边嚣张,对了,大家肯定也猜到了,也门反对派显然是什叶派,要不然沙特才不管这闲事呢。沙特宣布联军对付也门时,美国站出来表示支持,而英国专门出来警告伊朗不要对也门轻举妄动……
3) 伊斯兰教自身的问题
虽然对于中东乱局美国是罪魁祸首,但显然伊斯兰教也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我个人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穆斯林个人也好国家也罢,都在宗教与世俗之间挣扎。其他的宗教基本上都能够顺利地与世俗相处,即便总统就职都要按着圣经发誓的美国,也都坚定地政教分离。而对于伊斯兰教,这似乎是一个最大的难题,首先他们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一个落后的状态,但是他们认为现代化就是欧美化,与古兰经格格不入,前面提到的沙特第三任国王Faisal是唯一一位被刺杀身亡的沙特国王,起因就是Faisal把电视引入沙特,引起民众不满起来示威游行,与警察发生冲突,一位王子身亡,10年后这位王子的亲弟弟行刺了Faisal。基本上目前世界上多数穆斯林国家都是政教合一,不管是国王独裁的沙特,还是名义上公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的伊朗,他们的法律就是《古兰经》。
土耳其的遭遇可谓典型,从凯末尔将军建国开始,土耳其就坚定地奉行政教分离,然后花了几十年的努力试图加入欧盟。甚至土耳其通过法律,禁止女性在公共场合佩戴穆斯林妇女必须佩戴的头巾。然而就这样土耳其还是无法取得欧盟国家的信任,一直被欧盟拒之门外,导致国内民众不满,宗教势力开始慢慢复辟了。
4) 欧洲的穆斯林移民问题
欧洲似乎因为穆斯林移民,导致治安下降民众怨声载道。尤其以法国为最典型,我本人是在巴黎亲身经历过假警察的骗局差点中招的,对此深有体会。今年年初的《查理周刊》杂志社被枪击12人死亡震惊世界,再次把穆斯林推向风口浪尖,但我查过一些文献,并非只是移民自己的问题,穆斯林移民因为教育和工作中受到歧视导致矛盾激化也是重要原因。况且,穆斯林移民也带给了法国很多很多好处为什么就没人提了?没有他们法国能拿到98年世界杯冠军吗?难道没人知道齐达内和亨利就是穆斯林么?包括现在的当家球星里贝里和本泽马,法国足球的崛起北非穆斯林移民功不可没。德国同样有很多穆斯林移民,二战后德国因为男性人口太少,大量从土耳其移民,厄齐尔就是土耳其裔,当然也是穆斯林。但没见德国治安不好了。而实际上中大多数的穆斯林国家里生活都是相当安全的,至少比在美国安全得多……为什么治安好,因为古兰经里规定偷东西是要砍手的!这样的法律下治安能不好么,美国的治安不好可不能怪穆斯林。而以治安糟糕著称的拉丁美洲,基本都是天主教的天下。所以简单地把治安归结于穆斯林移民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大多数穆斯林(国家)都是非常平和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加坡的独立过程。跟其他国家的独立充满血腥和战争不同,新加坡是被马来西亚“休”了的,按照马来穆斯林的风俗,丈夫可以宣布“塔拉克”(我休了你)三次,做妻子的却无权这样。这期间他们可以重归于好,他可以娶回她。不过,在他讲了三次“塔拉克”之后,就不能再娶她了。马来西亚“休”了新加坡的时候,国会上下两院三读法案,等于宣布“塔拉克”三次。对了,我估计大多数人恐怕都不知道马来西亚也是穆斯林国家……
5) 文明的冲突
文明冲突论(英语: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是1993年夏季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中的观点。1996年,此文章又被拓展为一本专书,取名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其核心理论依据是“对同类的喜爱以及对异类的憎恶是人的天性”。
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22亿人口的基督教和16亿人口的伊斯兰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宗教,两大文明的冲突从伊斯兰教成立之日起就没有断过。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半岛建立阿拉伯帝国后,很快就征服了北非,然后经北非进入西班牙,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历史上西班牙被穆斯林统治了近800年。公元732年阿拉伯军队从西班牙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法国,与基督教联军展开了一场堪称决定了世界历史走向的大决战,基督教联军获胜,避免整个基督教欧洲落入穆斯林手中,否则人类历史绝对会被彻底改写……
尽管没能征服整个欧洲,灿烂的伊斯兰文化还是照耀了当时还笼罩在黑暗中的欧洲世界。火药,指南针这些技术欧洲人都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的,欧洲人还从穆斯林那里学到了经营农业和水利灌溉的新方法,以及纺织、印染和毛织等工艺,阿拉伯世界的玻璃、制陶、银器和搪瓷等工业技术也介绍到了欧洲,促进了法国和意大利当地作坊业的生产。在阿拉伯人占领了西班牙后,穆斯林在西班牙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建筑,特别是科尔多瓦清真寺,这座集阿拉伯和罗马艺术风格的建筑杰作今天仍然为世人赞叹。在穆斯林统治的西班牙科尔多瓦,穆斯林的科学家有大的图书馆17所,仅仅其中一所的藏书就有40万册之多。当阿拉伯的学者在研究亚里士多德时,与他们同时代的西方查理大帝和他的公卿们,还在边写边涂地练习拼写他们自己的姓名;当阿拉伯人在富丽堂皇的澡堂里享乐时,牛津大学竟认为洗澡是一种危险的风俗呢!访问过西班牙的欧洲人很快便意识到,穆斯林的文化和修养确实值得学习。于是,西班牙的基督教徒接受了阿拉伯人的生活方式,开始讲阿拉伯语,在日常生活方面也模仿阿拉伯人。甚至基督教的《圣经》也被译成阿拉伯语,以便为那些只懂阿拉伯语的基督教徒使用。西班牙的穆斯林大学培育了欧洲基督教徒达200余年,后来欧洲的大学就是在伊斯兰文明和大学教育的影响下成型的。一些伟大的穆斯林学者,比如哲学家和科学家伊本·巴哲、伟大的历史学家伊本·赫尔东等的不朽著作影响了欧洲基督教的伟大学者,如托玛斯·阿奎那、但丁和培根等。值得一提的是,当伊斯兰文化中心托莱多落入基督教徒之手后,基督教大主教雷蒙利用托莱多的无以计数的阿拉伯抄本、典籍和文献资料成立了翻译局,翻译工作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许多伊斯兰文明的思想财富被翻译成拉丁文而被吸收到欧洲基督教世界的知识遗产中。
基督教世界的崛起和强盛以及阿拉伯人的失落,是以文艺复兴为转折点的,然后文明与野蛮的角色就交换过来了,这也挺讽刺的。这一点,其实中国人也应该体会挺深的……所以,这就是所谓的风水轮流转吧,白人基督徒们也就刚刚领先没多久,就忘了自己曾经野蛮和黑暗的历史,又开始瞧不上这瞧不上那了,中国人就别跟着瞎掺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