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马
2013-10-21 10:37
看着这成绩,有点哭笑不得,总归还是应该写点什么,毕竟人生中像这样的经历并不会太多。
去年因为练马拉松导致爆发力下降,就决定跑完去年北马之后就暂时放弃有氧运动,专心无氧。今年读了一些有关无氧运动的书籍和文章后,发现导致爆发力下降其实主要并不是因为无氧跟有氧冲突,而是因为锻炼后没有补充蛋白,导致肌肉消耗掉没有补充,这是爆发力下降最直接的原因。也怪自己虽然喜欢运动,但因为比较排斥健身房里的肌肉男,所以没有一点点基本的健身常识。长肌肉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锻炼,二是补充蛋白,锻炼会消耗掉肌肉,如果不补充蛋白,就没了,补充足够的蛋白,肌肉会长得比原先更大,这就是练肌肉的基本原理。知道了这个原理,再看看自己,为了减肥,经常锻炼了之后啥也不吃,腿部肌肉就被消耗掉了而得不到补充,难怪一点点萎缩掉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倒也不那么排斥有氧了。专门买了蛋白粉,不管啥运动完了,都补充一些蛋白,腿部肌肉也慢慢在恢复。而且现在也不刻意追求减肥了,乱减肥搞不好减掉的都是肌肉,需要平衡好增肌和减脂的关系。
去年北马后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体重猛涨了10KG,再说这半年的锻炼,主要是踢球,然后是有氧和无氧一起,基本不会做单纯的有氧。所以身体比以前结实一些了,但体重并没有明显下降。所以就从体重来讲,成绩不如去年也是正常的。今年跑步的状态起伏也比较大,好的时候5’跑14KM都很轻松,差的时候6’跑起来都费劲。加上临近赛前因为过敏性鼻炎加咽炎,医生不让运动,把名额也给别人了,锻炼也暂停了一段。到了赛前一周,过敏的季节已经过去,遇上有别人转让名额,于是又搞了一个名额来,赶紧上了一个半程,算是抱了一下佛脚。不过这一阵又赶上状态不好,所以跑成这样也没话可说了。
比赛中一直想起速却起不起来,其实看了一下去年的节奏,今年前半程比去年快,去年都是在35公里才追上430的兔子,今年一直就跟着,快半程的时候还跑到430兔子前面去了,只是在22公里进食的时候才被超过去了,这之后就再也没见到430的兔子。想起来还是今年对自己的状态不清楚,还想着PB,去年前10公里压得非常慢,基本都在6’30以外了,今年前10公里还保持在6’左右,这还是在起跑慢了4分钟的情况下。32公里时觉得状态好点了,又想故技重施,开始加速去追430的兔子,结果跑了2公里就岔气了,不得不停下里慢慢走。到了奥森才觉得缓过来了,又开始慢慢跑,也是跑跑停停,反正想着别掉到500外就行。终于出了奥森,41公里处加速冲刺,因为看到大会时间已经452了,再不跑就该500外了,最后458,抛掉起跑的4分钟,454。
另外从家出发一年比一年晚,今年干脆就差点赶不上存包,还是趁关门前硬扔到卡车车厢里的。然后一点点准备活动都没做,虽然觉得马拉松前面跑慢一点就当热身了,但偏偏今年一开始就想着快一点,结果大腿根始终隐隐约约有感觉,如果开始能压压腿什么的,应该能好一些的。最后也算有些抽筋,估计也跟没准备就跑太快有关吧。总之岔气抽筋这些都经历了,跑马也算完整了。最重要的是,一路上始终都在跟想上收容车的念头做斗争,能坚持下来,也不容易了。